一:学校概况
211、双一流,教育部直属。位于北京市。
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
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二:学校简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广播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有力工具在这段时期得到了高度重视。
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始建于1954年。
1958年,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正式成立。
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广播学院。
1961年6月20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根据中央关于调整高等院校的指示,决定北京广播学院停止招生,并被列为“调查裁撤”的范围。
1963年5月24日,国务院下达《关于恢复北京广播学院的通知》,同意恢复北京广播学院。1965年9月,定福庄北京石油学校成为北京广播学院新校址。
1966年5月10日,因文革的政治风气,北京广播学院被点名,随后受到株连。1970年5月1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向中央报送《关于北京广播学院停办的请示报告》;同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北京广播学院试行撤销。至此,北京广播学院完全停办。
1972年12月21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正式报送《关于继续开办北京广播学院的请示报告》。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北京广播学院恢复重办。1974年11月,北京广播学院恢复招生,原有专业逐步恢复。
1979年,北京广播学院首次招收新闻理论和广播史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两名,开创了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先河。1980年,学校招收新闻理论、外国广播电视、广播与电视技术、播音理论、广播与电视等五个专业硕士研究生9人。
2000年,学校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1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2017年,学校入选了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2019年6月14日,中国传媒大学整合多个学部、学院的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正式成立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同年11月,中国传媒大学正式被批准为“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依托单位。
2022年2月,中国传媒大学入选了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三:学科建设
84个本科专业,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四:师资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72.41%。学校有110余人次入选国家和北京市各类重要人才项目,20余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3人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五:报考注意
学校注册的办学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同时,学校设立了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地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学校在提档时,原则上承认省级招办报教育部备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但录取时以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以下简称实考分)为准。实考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
外语类专业只招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我校外语类专业和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外语口试,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其他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我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实行顺序志愿的批次,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10%以内。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按照考生实考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也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充足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对于符合学校录取标准的考生,学校根据进档考生的实考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所有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所有已投档考生按实考分排队,按照考生专业志愿和各专业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在实考分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若均无政策性加分,则文史类考生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理工类考生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按照相应省份提供的同分数排序规则进行录取。
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调剂,按实考分从高到低调剂到尚未录满的专业,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六:优势专业
1:双一流学科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2:国家重点学科
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传播学(培育)
3:第四轮学科评估
新闻传播学 A+、戏剧与影视学 A+、艺术学理论 A-
设计学 B+、信息与通信工程 B、音乐与舞蹈学 B、美术学 B、中国语言文学 B-
电子科学与技术 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外国语言文学 C
七:科研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舆情实验室、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融合出版与文化传播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基地
大连大学以城市命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连大学。多年来,大连大学在先进大学文化的引领下,坚持“城市大学服务城市、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目标,秉承“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的核心理念,发扬“立德树人、崇学笃行、兼容并蓄、创新超越”的连大精神,倡导“崇尚学术、崇尚科学”
2025-06-14 00:12:34每天介绍一所大学,今天我们讲讲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吉林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建的东北行政学院。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和中国
2025-06-13 01:48:06一:学校概况985、211、双一流、国重点,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工信部、湖南省、国防科工局共建。位于湖南长沙。二:学校简史1:原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创办。1899年,湖南时务学堂更名为求实书院。1902年,求实书院被命名为湖南大学堂。1903
2025-06-13 01:26:46一、学校简介:工科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山东科技大学(SDUST)始建于 1951 年,历经 70 余年发展,已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为山东省 “冲一流” 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
2025-06-12 03:40:53说到京都大学,名声可能不是那么响,最初刚了解日本留学的同学,一般都不识它的真面目,发表豪言壮语的时候,也都是把早大和东大当做首选,甚至有人会觉得东大早大才是国内的清华北大,那可真是闹大乌龙了,其实,和东大并肩站着比拟清华北大的是京都大学,是不是有点惊掉下巴了?嗯?京都大学?不太熟啊!那么,今天就来详
2025-06-12 00:25:43在“技术强国”德国,哪所大学最能代表科技与创新?答案无疑是:慕尼黑工业大学(TUM)。这所德国工科的最高学府,不仅在本土声誉爆棚,更在国际上拥有极高影响力。今天就带你全面了解这所科技迷心中的“神校”。一、学校概况创建时间:1868年校区分布:总部位于慕尼黑,另有加兴、弗赖辛、施特劳宾等多个校区 TU
2025-06-11 03:56:00一:学校概况985、211、双一流、国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校本部位于黑龙江哈尔滨、 并在威海和深圳设有分校区。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二:学校简史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开始筹建。学校实行学分制(以学分计量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统一采用俄语教学,招收建筑科两个班、机械科一个班,学制为四
2025-06-11 03:07:26学校荣誉★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院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校园撷影花开满园草木葱郁文化底蕴扁鹊像神农苑仁德学
2025-06-10 04:48:19